风彦疯语-杜风彦 风彦疯语-杜风彦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旅行旅游 › 旅途随笔 ›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

杜风彦
5月 2, 2015旅途随笔阅读 1,147

文 / 北石

最近,一封“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在全民围观宣泄之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家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叹。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然而在“辞职旅行”、“休学旅行”、“间隔年”、“穷游”这些概念在当下一次次冲击着年轻一代人内心的时候,我们其实应该冷静下来去想一想,这个世界,真的值得我们抛弃一切去看吗?而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更好地看这个世界?

毕业季即旅游季?

2014年我正在为自己辞职游历做最后准备的时候,有一名刚刚大四毕业的学生找到过我,说希望和我一起同行。在交流中他表现出了对于毕业即将进入社会时的迷茫与惶恐,想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记得当时我告诉了他一句话:你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去看这个世界,而是去看懂自己。

是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刚刚毕业的时候,选择了采用“间隔年”的方式出去游历旅行。激活梦想也好,逃避就业也罢,大多揣着一份说走就走的洒脱和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忧伤想去寻找自己。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这样一份出走的勇气的确可嘉,年轻人当有这样的魄力和洒脱。但回到现实,是不是一定要在人生的这个时间点去完成这个理想?说走就走的背后是不是全然不用考虑外在的因素?

第一,请不要以迷茫去抵抗迷茫。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极度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所以想去通过长线旅途找到自己。然而旅行只是旅行,生活才是生活。你在现实生活中都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在旅行中更难解决。况且,刚刚毕业,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没有任何的社会阅历,你甚至都不是很清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你自己能在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就冒然出去看世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越走越迷茫,而当有一天你回到现实的时候依然困惑,甚至更难融入社会时,那这样的旅途至少失去了它一半的意义。

第二,请不要让父母再为你的梦想买单,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基本没有自己的积蓄,想要去完成周游世界的梦想,仍然需要花费父母的钱,这并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第三,请不要轻易放弃应届毕业生的黄金身份。众说周知,每年的企业招聘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届毕业生。而应届毕业生的确比往届毕业生和一些已工作人士有着先天的很多优势,从职业规划、发展前景、应聘门槛上应届毕业生都占优,所以不应该为了一件在未来也可以做的事情上轻易去放弃掉自己以后不会再有的身份。

所以,我并不太建议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去采用“间隔年”这样的方式进行长线旅游,一到三个月的行走是没有问题,但别动不动就半年一年以上,所谓什么年龄应该干属于这个年龄的事,对于心怀周游世界情怀的年轻人来说,大可先通过工作进入社会,一方面可以真正去认知这个社会格局以及自己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自己和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积蓄。等到时机基本成熟时,再选择“间隔年”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这样的行走会有更多的意义和不同的体会。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当然,这个时机可能是四年五年,也有可能得花上十年,因人而异,只是别太着急去看这个世界,在那之前先看懂自己。

穷游等于乞丐游?

提起背包客,大多人会把穷游与之相联。的确,因为长期行走在路上,很多人不得不严格控制自己的旅行费用,希望通过节俭的方式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景。

在路上的确也遇到过很多资深背包客,特别能省钱。能走路的就绝不坐车,能坐公交的就绝不打的,能睡床位的就绝不住单间。在我看来,选择这样一种穷游的方式,并不是真的因为他们穷无法支付费用,也并不是说计划好了住50元床位就打死也不会去住100元的单间的刻板,它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对于旅行的态度。

一方面更多地磨练自己的心智,另一方面的确节省一部分开支用于未知的旅途。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我在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中国背包客,辞掉了渣打银行的工作开始四处旅行,遇到他的时候已经在外面流浪了三年。他随身背着帐篷,一周大概五天都会露营,也带着厨具,沿路自己做饭解决饥饿问题。一个曾经在新加坡读书又在渣打银行工作的人应该不会没有积蓄,然而他说他热爱这种行走的方式,因为这样他可以更好地接触到当地的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所以,穷游更应该是一种身体的体验和精神的体现,是一种真正考验自己的行为。但它也只应该是与自己相关。

然而,的确也存在着一些打着穷游的旗帜却依赖着别人的同情行走在路上的人。曾听闻过一个人,长期行走在路上,也摆过地摊赚路费,也做过代购来挣钱,但这毕竟收入有限而且比较劳累。于是他通过朋友圈放大自己在路上的苦累,打着梦想的口号,时不时找自己的关注者要个红包,动不动发个朋友圈渲染自己走得多苦多累,依靠着关注者的一笔笔资助进行旅行。

这个世界上坐在家里的人永远比走在路上的人多,所以总还是有些善良且不能远行的人会给予这些在路上叫苦叫穷的人资助。当然,钱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行走,依靠着别人对你的同情和盲目羡慕去完成自己梦想,未免让自己的梦想蒙上了一层迷雾,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自尊。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有些东西,比旅行更加重要,比如独立,比如自强,比如尊严。

之前网上也有过很火的帖子在在抨击一些背包客靠卖身蹭吃蹭住旅行,虽然一棒子打死所有背包客全面否定穷游有些过于偏激,但的确在路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靠牺牲自己身体换取免费住行,他们靠渲染自己穷苦也要完成梦想来获取别人同情支持,这样的方式,已经让自己的旅行褪去了本真的色彩。

我们要明白,虽然穷游倡导的是用更少的钱走更多的地方,但穷游绝不等同于乞丐游,更不等同于约炮游。

所以,如果想去长线旅行,请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的梦想买单,停止叫苦装可怜,拒绝靠身体去交换,用自己正确的努力,让穷游变得更加干净。

旅行只是休闲?

在路上遇到过一个女孩,去过五六个国家,她旅行的方式就是跟着别人,所有的行程都按照被跟随者的意愿进行。不做攻略,不查资料,也不和当地人交流,每到一个地方就拍几张照片,然后发发朋友圈留下个位置继续跟着别人走。

当有一天我拿出印度国旗的照片给她看时,她居然不认识是哪个国家的国旗,我有些惊愕,因为在她口中反复说过印度是她去过的最喜欢的地方。

当然,我并不是想表达一定要知道你去过国家的国旗,只是单纯觉得既然是一场不完全以休闲放松为目的的长线背包行走,去了解知道所行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是应该的。

然而,在行走的路上你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为了刷个景点留张照片在旅行。他在谈到泰姬陵时只会说那儿真美却从不去关心这个建筑背后的故事,他走了一圈欧洲之后只会感叹那里的建筑大同小异看多了就累却从没想过去了解一些欧洲艺术最浅显的历史,他看了一场金字塔回来只会说失望根本没有想象的雄伟却从不去思索几千年的古迹深藏过的文明。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这就回到了那个终究命题,我们,为什么要去旅行?旅行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旅行哪有那么复杂,我只是想出去走走看看而已,不要给旅行这么多条条框框。

是的,没有错。没有人有权利去评判这种行为。然而生活本身已经很不容易,我们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劲,坐上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或者火车到一个新的地方,不应该只是去坐着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拍几张照片然后发发朋友圈就完了。如果只是这些,旅行怎么能给予我们改变与收获,怎么能带给人更多力量。

旅行,如果说它只是一场娱乐的话,也请为这场娱乐披上文化的外套。

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风彦疯语-杜风彦

旅行,它更应该成为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对话,这种对话,在历史中,在文明中,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更在自己的内心中。

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旅游路线和方式,在出发前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历史,放下走马观花,放下打卡拍照,全身心去投入到旅途的探索中去,真正找到旅行能赋予自己的最大意义。

最后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件简单、快乐且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世界这么大,你想怎么看?

这个世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意义,不要着急,让我们慢慢去看,慢慢去找。

【完】文中配图:杜风彦

北石,青年旅行者,贵州人。于2014年7月从北京直达北纬30°起点拉萨,开始绕着北纬30°所在国家做一次环游世界之旅。先后走南亚,穿中东,进非洲,一路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于十多家知名平面媒体发表文章,多次获得新浪、搜狐、新华网等网络媒体推荐,并被中央电视台关注报道,做客多家国内电台,将一路的精彩与美好与更多人分享。
世界 旅游
赞赏 赞(0) 收藏(0)
来自列宁格勒保卫战场的家书
上一篇
独闯亚非22国的骑侠客杜风彦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站内搜索
近期文章
  •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 云南自驾之旅
近期评论
目前暂无评论
—— 杜风彦8月前云南自驾之旅
很棒呢,希望也能走一趟。
—— 曲径通幽2年前烧山寺后神山町,宿营瓜果仓库中-四国遍路第三天(下)
对的,就是杨怀玉,您眼神真好。
—— 杜风彦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最后一张图不是杨怀玉吗
—— 东风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Howdy! This is my 1st comment here so I just wanted to give a quick shout out and tell you I genuinely enjoy reading your articles. Can you suggest any other blogs/websites/forums that cover the same subjects? Thank you so much!
—— Tasha3年前“Champion of Kibera“贫民窟拳王的最后一战
最新文章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印度抗疫日记-4 月 5 日
4月 6, 2020
474 0 0
印度疫情- 班加罗尔-2020 年 4 月 1 日
4月 2, 2020
524 0 0
没吃过这些,别说你来过非洲,来过肯尼亚
6月 22, 2017
1,261 0 0
[旅途回顾]单车-柬埔寨骑行者
11月 15, 2015
1,858 0 0
  • 0
  • 0
关于老杜

杜风彦,摄影、武术、旅行、户外爱好者。曾历时2年2个月时间骑行亚非22国,总里程约3.5万公里。中国当代徐霞客,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中国探险协会顾问,八卦掌高级教练员,图库签约摄影师,杂志约稿作者,澎湃新闻特约记者,目前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项目。 Email:dufengyan@gmail.com

友情链接
王媛老师 环球骑行 部分摄影作品 齐林-自由摄影师
来这瞅瞅
媒体报道 摄影交流 音乐旅途 旅行故事 旅行装备 旅途随笔 语言学习 文化交流 看非洲
Copyright © 2014-2023 风彦疯语-杜风彦. Designed by nicetheme. 讲述不同人生的相同故事 暂无备案号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杜风彦 # # 单车亚非 # # 非洲 # # 纪录片 # # 杜齐眼 #
杜风彦
老杜,专注于世界纪实影像。
375
文章
12
评论
11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