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杜赖貌似是南印的第三大城市,这里的人和其他地方的印度人又有所不同,文化差异也很明显。但是自然和人文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比较和谐,各种野生动物就在路边逍遥,我甚至能看到野生的飞翔的孔雀,而且就在马路的两边。唯一不好的是在这个月份有点热。大概是因为古时这里是王权中心吧,高高的寺庙,华丽的王宫,所以自古多勇士,治安事件多发,更有别处没有的每年一届的斗牛节。从此处你能感觉到古时的繁荣以及埋没在古遗迹中的故事。

双牛驱动车,相当快速,时速平时也能达到15公里,而且拉重货也没问题,非常想引进中国啊,可惜引进了估计是又多了一道美餐。

乡下的老寺庙的庙门,已经荒凉,院墙虽然有五米多高,但是杂草也有两米多高了。只有几个守庙的大妈和大爷们天天在给神灵上香,进行着亘古不变的仪式。

这个一般都在庙门口,我开始以为是湿婆庙,因为印度湿婆庙众多,后来印度朋友告诉我是毗湿奴庙。

庙门口的老僧,游行的老僧,在寺庙门口闭目打坐,念经。这座庙在旁杜戈代和马杜赖的中间,有着高高的石围墙。

古今的审美标准貌似没咋变化

庙正塔门顶的壁画,寺庙一般是不让拍照的,有的有让拍,但是内部肯定是不让拍的,所以尽量不要拍佛像,那个是不允许的,进入到内部不拍佛像的话只能拍一些走廊,雕像。

湿婆神

在门口遇到管庙的僧人,摆好姿势让我给他来一张,换了好几个姿势也是这一个姿势,可以做雕像了。

门口遇到的当地人,脖子上的围巾是多用的,可以用来裹头,可以用来擦手脸,也可以披着做披肩,也可以穿在身上.....

寺庙门口卖东西的小女孩。
小女孩的奶奶。
路上遇到的印度小男孩,笑容好有型。
这位印度大叔因为我两次光顾他的路边小摊买椰果,少收了我十卢比,好人啊!
印度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树,而且造型不一,到了印度你就会知道,原来小时候书上画的,圆圆的如苹果的树的造型是有的,印度就有。
两个树在路的两边,形如舞蹈
马杜赖的美国大学几个学生在树下乘凉,在这里你看不到男女一起的任何身影。男女没结婚前是不允许在一起的。
王宫内,有很多人花上几卢比,带上食物和水,过来睡觉,休息,聊天,一呆就是一天。
皇宫顶部,这座建筑是有印度风格和蒙兀儿风格两种风格融合的建筑,所以看上去有点欧洲建筑的风采,但是仔细看上去是印度的特色。
花纹 顶部的各种各样的花纹。
穹顶的花纹
位于右首的大厅,一千年前,皇帝和大臣在这里观看舞蹈,而皇室则在二楼观看。
印度教风格的雕刻
融合印度教风格的雕刻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一千年前的印度艺术作品。不作过多描述。
王宫是二次重建的,原来的皇宫基本报废,所以在王宫外围有很多这样的石雕像,而且是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的都有,仅以此图说明有雕像。哈哈
穹顶
王宫内部有纯净水,可以直接饮用,另外也有这种印度到处可见的压水井。一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井边洗漱,天太热了!
皇宫正面,镜头只有长焦,所以。。。。
喝水的小男孩。
印度到处可见这种躺着的,坐着的人。有很多都是流浪汉。
门口卖东西的小贩
这么大年纪还在为生计奔波,哪里都一样的。
两个小男孩跟着我走了几十米,就为了让我帮他们拍照像,而且他们还不看我拍的东西,拍完就高兴的跑了。
印度的各阶层生活不一样,也有靠此为生的。
放学归来的女中学生。
顶着雕像的印度男孩,一帮人追着我要拍照,结果是他们越挤越拍不了。
Meenakshi 庙的走廊顶部,各种颜色各种造型的原型花纹。
Meenakshi 庙寺庙的东门,庙门一般有四个,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一般都是从东门进入,庙门一般都非常高,而且密密麻麻的画着各种印度教神话的雕像。
寺庙的走廊
念经的老人,丝毫不为周围的噪杂打扰。
喝茶的印度民工,他们在修建寺庙内的池塘。
远望北塔门
由此进入主塔,但是非印度教徒不让进入。
寺庙的走廊
正门雕
寺庙的外围走廊
寺庙的外围走廊
寺庙的外围走廊
寺庙的外围走廊
湿婆神,后面是庙门
走廊内在等待免费食物的印度教徒,我也有幸得到几块寺庙的甜食,非常美味。
ganesh像门口众多的烧香客
仰望东塔门。
卖菜的小贩睡着了。
即使醒了,也是如此的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