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彦疯语-杜风彦 风彦疯语-杜风彦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谈“得气”与“针感”

谈“得气”与“针感”

杜风彦
3月 29, 2020文化交流阅读 525

经络中有经气,针灸刺激经络穴位,即可产生感应,俗称为“针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又称为得气,是针刺后的经气感应,可表现为酸、麻、胀、重、热、凉、紧、灼、痒、痛,还有触电、蚁行、水波、气流、灼痛、刺痛、跳动、蜂蜇、蠕动等针感。

有学者认为得气与针感两者的意思相同。那么得气与针感是否完全相同?二者相互关系如何?

本文分析得气与针感的方方面面。 

一、什么是得气?​​​

得气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早在《内经》就有关于“得气”的记载,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谓:“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而窦汉卿《标幽赋》中则谓:“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历代医家均重视针刺得气,认为:用针之法,候气为先。《难经》谓:“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素问·离合真邪论》谓:“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灵枢·小针解》谓:“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针灸得气的神妙,笔墨难以形容,尤其是经络敏感人,其反应最多。

病人医生都能体会到气感:病人自觉酸麻胀重,或循经如蚁行,如虫爬,或如闪电,如泄洪,或温热如水沃,或清凉如吹风等等都是。医者则手下沉紧如鱼之吞钩。

人体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生命体,每个人对针灸的感应也各有不同。每每听到病人描述气机如何循行,针灸时有如何的舒服,针灸的疗效如何地好,我都打心底为针灸而自豪。这可是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而且,我居然有幸在此生学习并实践针灸。​

接受针灸治疗时,病人一定要重视“治神”,如此有助于“得气”,使经络通畅,可提高疗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则关掉手机、不说话、不思虑杂事,平静心情;

二则调整自己的呼吸,鼻吸鼻呼,使之绵长深远;

三则可把意念放在足底,或者放在病痛部位,以引气至病所。气逆阳浮者不建议把意念放在胸口以上部位。

二、何谓针感?

针感是现代名称,古医籍中未见论述.所谓针感即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或较大范围的酸、麻、胀、重等感觉以及医者手指所感觉到的针下沉紧等反应。

有研究发现,受刺者的“酸、麻、重、胀感”和针灸师的“手下沉、紧感”是由于针刺得气后穴位下的肌肉中肌内梭的收缩所致。这与得气时发生经气反应产生的得气感不完全是一回事。 

可以说,针感是针刺治疗时能感觉到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穴位被刺激后机体内气血变化的一种状态,针感只是针刺得气后可体察的现象。有针感并不意味着得气,也不意味着一定取效。但针感常伴随得气同时而存在。

三、针刺中的传感现象

通过在经络敏感人身上观察各种疾病以及不同穴位的针刺感传现象,我得出几个结论。 

一则:经络循行有不按十四经常规路线者,经络系统不是平面的,而更象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灵枢》所记载的循行线路只是比较重要的感传路线之一,而且只描述了平面感传。实际气机循行远比所记载的经络系统复杂多变。​

二则:气机感传随针法而变化。若施以不同针法,一个穴位的针感可以循行至全身十四经的几乎任何一个位置。而且,经气的循行速度亦与针法相关,或快或慢,或停或走,全在医者用心行针。因此说凡将用针,必先治神。我认为,医生治神是加强病人针感传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则:针入穴位后有时针感循行并不从针下开始,反而跳转到某处开始循行。我曾针右曲池,病人自述针感突然在右侧小腿出现,且认为是空间转换,针刺穴位与针感出现的部位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循行路线相联系。我想,针灸临床的远端取穴,除循经之外,应该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机制。

 四、什么人容易得气?

我在奥地利治疗的病人以白人为多,白人血气旺盛,其体毛亦多。我发现白人针刺后易于取效,应该是他们的经络比较敏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白人未失天真、自然纯朴,心性澄洁,故经络气机流畅,而经气易动,易于取效。

偶尔也有黑人、棕色与黄色人种,综合数年临床观察,我发现黑人对针刺的敏感性最高,也最容易出效果。白人次之,最差是黄色人种。我也曾听过去非洲的针灸医生说,黑人的临床疗效极好,远高于华人。

再分析,气血流行于经络,若血气健旺,其经络必满,气血运行比较通畅,针刺易于得气,易于取效。黑人则较白人血气更旺,因此其经络更敏感。

欧洲人普遍较中国人怕痛,因此针刺时当尽量用无痛针法,但这并不影响疗效,甚至欧洲人的经络穴位更敏感,更容易得气,针灸疗效也更高。

临床观察发现,以门、海、冲、关、池、泉、溪、谷等命名的穴位,针感往往比较明显,疗效也较突出。《通玄指要赋》早已指出: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分析这些穴位的定位,多属经络相交或经气深聚之处,易于得气。临床不妨多重视此类穴位,以加强针感,提高疗效。

 

五、夏天更容易得气

夏日炎炎,最是针灸的好时节。夏日针灸,往往事半功倍。此时阳气外浮,血易泄,气易行,针灸最容易得气,也最容易取效。建议各种慢性病症患者趁夏天炎热及时选择针灸。 

即使是无病之人,亦可用针灸调和脏腑,有益无弊。况且,夏日因穿衣少,取穴更为方便。另外,针灸时气血通畅,不建议开空调或吹冷风。

夏天的诊室,温度以多少为合适?从临床疗效出发,针灸诊室不能太冷。针灸时人体经络气血通畅,毛孔打开,此时不可吹风受寒,反易招邪。况且,略热点亦有助于得气,更能提高临床疗效。针灸诊室建议以在屋内不会汗出淋漓为度。若觉热,建议针灸时缓缓深呼吸,其心自静。

六、传统针灸得气与刺激神经

用毫针刺激神经,这样的疗法算不算是传统针灸?我倾向于认为不是。理由有三:

一则其以解剖为基础,而不是穴位的体表定位;二则其以刺中神经为得气,与传统针法完全不同,且得气的速度与反应亦不一样;三则其不需要传统针灸理论去指导。当然,针灸医生亦无需排斥此种方法,大可临床借鉴,以助提高疗效。

传统针灸的针感是温和的,舒服的,病人可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刺激神经的针感是强烈的,甚至很不舒服,病人完全无法放松。我的观点是,对于实证可以借鉴刺激神经的方法,因为刺激强度大,可以理解为泻法,泻能祛邪;但对于虚证,建议少用此法,刺激太强,病人往往不能耐受,尤其是老人及久病虚弱之人。

 

七、针灸要追求得气,但又不能拘泥得气

针刺穴位时当努力追寻得气的感觉。一般来说得气是取效的关键。当然,也有不得气亦能取效的,如腹针、穴位埋针、朱氏头皮针等,要求没有针感才好。

针灸临床讲究气至病所,往往气至而立效。我临床常会遇见一些经络敏感人,针刺后多有经络感传。针刺时问其针感是否到了病灶,若到,则局部诸多不适如疼痛、痉挛、胀感、烧灼、耳鸣等症状立见缓解,病人亦常常叹为不可思议。但亦有些病人针刺每治每效,移时又复发。这是经络气虚,暂时气通,但不能长久。

有人觉得,针灸得气就是有酸麻胀,没有就表示没有得气。传统的观点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是先要得气,气速致则速效,气迟致则迟效。但酸麻胀只是针刺的感觉,并不意味着得气。以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有没有酸麻胀并不要紧,有时针灸后病人没有任何针感,却一样有效。不能把酸麻胀等感觉等同于得气。

 

八、针灸临证窍门

一则重视穴法,凭取穴来扶正祛邪。穴法要求精研穴位的属性及经络连属,若能精于穴法,往往可以用极少的穴位取得良效,但若不能详细辨证辨经,容易导致取穴泛滥; 

二则重视手法,依补泻去调理平衡。手法重视手下的针感,要求精细操作,往往可少穴高效。若能把二者结合,疗效最高。​​ 

三则: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不要太多地拘泥于理论,应该于临床中亲自体会针感,观察病情变化,体悟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读书得来的经验终归是别人的,只有亲自从临床中学到的,才是真正自己的。早临床还可以提高学习针灸的兴趣,从而让自己进步更快更多。​

​​​

九、针刺传感病例数则 

一年轻女医生经常来我处诊治,我曾单用针灸治愈了她的抑郁、失眠与焦虑症,她也非常相信针灸,且依赖针灸。今日来诊说昨天在空调底下受凉,右颈及右肩疼痛难忍。触诊见右颈部明显压痛,肩井穴紧痛。此为风寒束表,寒滞筋肉,拘急挛痛。强刺激风池、风府、大椎、肩井以祛风通阳,针感至指尖而症状立减。​​​​ 

临床我发现,针刺大椎穴时,刺入一寸半至两寸深,并未触及脊髓,但病人会出现全身气机通畅感,十分舒服。出现这样的针感时临床效果亦极好。而针刺风池、风府时,常见整个头部气行感,头痛患者往往针入而痛立止,鼻塞者亦能速效。驻奥地利可乐公司某员工来诊治后项紧,已经持续数月,头痛如酒醉感,用上法刺之立愈。​​​​

一女病人患痛经数年,今日来诊时下腹痛甚,按常规方法先针足三里、三阴交、归来、中极,其痛稍去,继而复作,自述呈波浪状,时甚时轻。出其针,翻身,更取十七椎下及承山穴,使针感下达腹部,其痛止而又作。再去针,取内关,嘱病人用鼻缓缓深呼吸,意念气机下沉下腹,数分钟后其痛霍然若失。微笑离去。 

一女病人耳鸣、腹胀、头痛。其经络敏感,每针入即问:有气行到病所没有?答曰已到,而其症立消。今日取内关穴,针入即述气行到心胸部位。数分钟后又说,针感自内关透到外关穴,然后沿手少阳经上行至肩、颈及侧头部。一针而透刺两穴,且出现两经感传。人体经络之通贯,针刺之奇妙,以至于斯,叹为观止。​​​​

注:本文由学生彭嘉琪整理自我的微博:选择中医_董洪涛

针感 针灸
赞赏 赞(1) 收藏(0)
Coronavirus sparks xenophobia against Chinese, Northeast Indians
上一篇
印度疫情- 班加罗尔-2020 年 4 月 1 日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站内搜索
近期文章
  •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 云南自驾之旅
近期评论
目前暂无评论
—— 杜风彦6月前云南自驾之旅
很棒呢,希望也能走一趟。
—— 曲径通幽2年前烧山寺后神山町,宿营瓜果仓库中-四国遍路第三天(下)
对的,就是杨怀玉,您眼神真好。
—— 杜风彦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最后一张图不是杨怀玉吗
—— 东风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Howdy! This is my 1st comment here so I just wanted to give a quick shout out and tell you I genuinely enjoy reading your articles. Can you suggest any other blogs/websites/forums that cover the same subjects? Thank you so much!
—— Tasha2年前“Champion of Kibera“贫民窟拳王的最后一战
最新文章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如果去索马里兰,一定要去这个地方!
9月 23, 2015
4,036 0 0
习武书之一:《逝去的武林》
6月 22, 2015
1,595 0 0
梁式八卦掌杂谈
3月 24, 2015
1,644 0 0
你绝对不知道的那些奇葩的非洲部落传统!
1月 30, 2015
580 0 0
1
  • 1
  • 0
关于老杜

杜风彦,摄影、武术、旅行、户外爱好者。曾历时2年2个月时间骑行亚非22国,总里程约3.5万公里。中国当代徐霞客,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中国探险协会顾问,八卦掌高级教练员,图库签约摄影师,杂志约稿作者,澎湃新闻特约记者,目前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项目。 Email:dufengyan@gmail.com

友情链接
王媛老师 环球骑行 部分摄影作品 齐林-自由摄影师
来这瞅瞅
媒体报道 摄影交流 音乐旅途 旅行故事 旅行装备 旅途随笔 语言学习 文化交流 看非洲
Copyright © 2014-2023 风彦疯语-杜风彦. Designed by nicetheme. 讲述不同人生的相同故事 暂无备案号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杜风彦 # # 单车亚非 # # 非洲 # # 纪录片 # # 杜齐眼 #
杜风彦
老杜,专注于世界纪实影像。
375
文章
12
评论
11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