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彦疯语-杜风彦 风彦疯语-杜风彦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梁式八卦掌杂谈

梁式八卦掌杂谈

杜风彦
3月 24, 2015文化交流阅读 1,644

作者:李继晟          文章来源—《精武》

董海川传授八卦掌,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所以他众多弟子习练的八卦掌,也是形形色色,各自不同,有的偏重于掌,有的偏重于拳,有的着重粘连柔软,有的着重冷弹脆快,不一而足。董海川犹如辛勤的园丁培育花卉一样,枝枝吐秀,朵朵呈艳!如果要谈论各式的八卦掌,风格独特的梁式八卦掌必不可少。它的特点是:转圈回身的角度大。前掌不是对着圈的中心,而是甩在后脚所踩的圆周线上,拍击力量大,伸缩自如。掰扣步小,两膝盖紧贴,能够护裆,磨身快速灵活。迈步时大腿提起不动,只动小腿,足尖稍微上扬,如雄鸡趟泥,像牛亡牛踢桩,立身平稳,出腿有力。
谈掌必须谈人。梁振蒲(1863~1932年),字照庭,原籍河北省冀县郝家冢村(原为一郝姓大户坟茔,只一户人家为其守坟逐渐形成村落)。因家贫青年时代曾到北京前门外东大市摆地摊贩卖估衣谋生,绰号“估衣梁”。因其是用“数来宝”的形式唱着卖,手拿衣服随提随放,身体的俯仰间,发辫随之摆动,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梁小辫”。地痞流氓经常去找他讹诈钱财,梁没办法只好托人去找董海川,想学武用以御侮,经过持之以恒的苦练,终于成为一代八卦掌名家。
今日传有这样一段传说:董海川初见梁振蒲时发出感叹:身材如此瘦小无力,很难练好。学习不久以后,见学得又好又快,迅速改变体质。董又一次发出感叹:只要肯下工夫,任何人都是能学好八卦掌的!自从梁振蒲学好八卦掌之后,从前去他那里砸摊子的痞子都去他那里做了捧场的常客!
尽得梁振蒲八卦掌之精髓者,是郭固民和李子鸣。郭为梁的开门弟子,李为梁的关门弟子。李拜梁为师时,梁年事已高,郭常代师传艺。有人将梁式八卦掌比喻成为光辉耀眼的一条金链,它就是由梁、郭、李组成的。没有梁苦心孤诣的钻研,便无完整的梁式八卦掌。没有郭一心朴实地学习,梁式八卦掌也得不到完整的继承。没有李著作的诸多书册,梁式八卦掌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李的弟子众多,不光是中国人,还有来华的各国留学生:今天在美、日、印度的盂买,都能看到练梁式八卦掌的人。
郭固民(1887~1969年),名德昌,河北省冀县郭家庄人,15岁到北京东大市某布店学徒,18岁出徒。听到梁振蒲拳打南霸天使之伏服在地的事迹之后,佩服羡慕梁的为人仗义与果敢,遂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帖求见,做了梁的开门入室弟子。从此“皈依”梁门。怕学习八卦掌受到干扰,不久弃商,矢志不娶,忠贞八卦掌事业六十年!其先在济南,后在北京授徒,博学多能,会练多种稀有器械,通晓各式八卦掌法,被人称为“多面手”。郭至暮年生计困难无着,没有儿女,故乡又无近支,多亏其师弟李子鸣仗义疏财为其养老送终。
李子鸣,北京人,家住西直门里北草厂(今之草厂胡同。明清时代,为官家贮存牲畜饲草之处,清末又是皇家往返颐和园车辆的存放地)。子鸣家大业大,为果商世家,解放前他家经营的果窖遍布北平,可以左右水果的市价。子鸣自幼体弱多病,父亲领他去见梁振蒲,想练八卦掌健身。果然如愿以偿,年至九旬身强体壮。在他所著《董海川八卦掌》序言中说:“没有八卦掌,我活不到今天。”他也经常和别人开玩笑说:“我是鱼,八卦掌是水,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就会见阎王!”“所以尽管我的事情多,每天早晨也要‘推几圈磨’。”他还多次叮嘱我:“你的时间少,教学工作忙,早上转上几圈出出汗,一天爽快有精神,对工作有帮助。”
子鸣是八卦掌大家、武林大侠,又是爱国义士党的地下工作者。国民党在全巢倾覆前夕,集结几十万大军于北平城里,想做最后的挣扎,表示要与城共存亡!我党采取的方针是困而不打,想用和平的方式解放,以便保护这座文化古城。所以就要派遣干部暗入城里,做些分化瓦解工作。进城全化装成果商,食宿在子鸣的果窖内,进出城门要检验“良民证”(又名“路条”),全靠子鸣到前门外廊坊头条黑市去仿制。有时密探人员暴露身份被捕,子鸣便出重金运动,给保释出来。建国后,在肃反检举揭发阶段,有很多人在议论子鸣。党和政府明令宣布:对李子鸣要不计前嫌,不管他过去怎样,因为他对北平的早日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他是国家的保护对象。子鸣曾蒙贺龙、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子鸣尊师重道,见到董海川原在北京东郊的小牛房村的坟墓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尸骨被砸碎抛扬,经常伤心难过。遂于1981年5月发起为董海川先师迁坟募捐义举,受到国内外热爱八卦掌人士的响应,很快集资近三十万元,在万安公墓陵园买了一块土地。但难寻原先下葬之墓穴,幸而在田陇间发现石碑之一角,便以此为中心点向周围,用掘土过筛的办法搜寻,最后找到三颗牙齿和一丁点发辫,遂将其同找到的四块石碑一起迁入新堂。
子鸣自留一齿作为纪念,用两颗牙齿和一点发辫修造一座八陵式,上写“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象征八卦,上有翘篷“顶子”,很像亭子,美观大方的“董海川先师墓”,因是用募化义金修建的,八卦掌门里人常简称其为“董公义陵”。北京西山碧云寺有一“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万安公墓陵园添一“董海川先师齿辫墓”,北京西郊又为旅游增添一景!随后子鸣亲临冀县搬来梁振蒲遗骨,陪葬董公义陵。春节我写了一副春联寄给子鸣。以表敬赞之意:“燕昭王买马骨以此招贤用诈术取悦四海,李子鸣迁师骸从而报恩推诚心传美八方。”继之子鸣又将郭固民的骨灰取来陪葬董陵,他表示将来自己也要葬在这里,故在梁董墓之间,早就预留了一块空地,他去世以后即葬于此。万安公墓的墓形,大多是出自地表不高的石板平形墓和少数的土堆墓,而董陵的墓葬一律是用砖瓦砌成的亭亭玉立的亭子墓,可谓是鹤立鸡群,故引来多人参观!
1997年清明节,我到此谒陵,并写诗一首来歌颂董公:
万安陵园秀,
千古之佳城。
长眠如蝉褪,
生前傲武林。
四碣镌硕果。
一代大宗师。
后生来参谒,
清明九七年。
当时这里正在施工,赶忙为子鸣公建造墓穴,择吉将浮厝于别处的子鸣公的骨灰搬来安葬。那时全国武协徐才主席,亲临致悼词。我在这里还会见了北京八卦掌研究会主席李公诚先生,同他在郭固民墓侧合影留念,同他聊起许多固民先生生前的趣事。
论起梁振蒲、郭固民、李子鸣三位的名字来,也是蛮有意思的趣谈。梁是以名出名的,郭是以字出名的,李是以子鸣两字出名的。有关武术方面的书刊、近代武术史的研究者、八卦掌爱好者,甚至是梁式八卦掌的门里人,尽知梁振蒲、郭固民之人,大多不知梁照庭、郭德昌是何许人也!李子鸣的“子鸣”,为一语双关:李家之子“一鸣惊人”,李子(水果),是出名的。我问过子鸣,“子鸣”是名是字?他莞尔一笑说:“我就叫李子鸣,不论什么名和字的。”我说如果子鸣是名的话,字可以叫振声,或是果香。我的意思是,从给他起字中,可套他说出他的名和字来。结果他又是一笑,以“好好好”了之。
进而谈论梁振蒲、郭固民的名字时,不仅是趣事,又是怪事,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怪事。文革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有关八卦掌的书刊随着武术的昌兴,逐日增多,光子鸣与别人合著的就有两本,他还自己写了六七本小丛书,其中多有将梁振蒲写成“梁振普”的,将郭固民写成“郭古民”的。前几年我在某杂志上登载过一篇文章,原本写的是郭固民,不知为何,也被改成“郭古民”!还有子鸣赠给我的《鸡爪錞图纸》上将“錞”字写成了“锐”字,对此,我曾向子鸣请教质疑过。他说简化字好写好认,人们都认识锐字,不认得錞字。
我是在上世纪50年代拜识郭固民的,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天坛聊天时,他说他的家乡非常重男轻女,生个小子便当个宝贝疙瘩似的,都请村塾师给起个好名字,将来好有出息,他的名字就是一位老塾师给起的。至此我才明白“固民”二字的来源,是出自“上之恩德昌隆,则下之民心固忠”一语,如果郭固民有弟弟,可能起名叫德隆,起字忠民。联想到梁振蒲为五月生人,多半是由来于“蒲月(农历五月)门悬菖蒲驱邪招降致福”这一礼俗,“蒲柳之身”为身体虚弱的代名词。指出梁的身体瘦小无力,所以需要振蒲(锻炼脆弱的身体),企盼他康强有出息,光辉照耀门第,故为他起字叫照庭。梁振蒲的名字起的很好,肯定也是老学究给起的。由此可以确信,“振蒲”是对的,“振普”是错的,“固民”是对的,“古民”是错的。
将字随意简化的危害很大,会出现歧义,使人误解,由褒化贬,有好变坏。例如郭固民的字,如果将“固民”写成了“古民”,除了解释为“古朴之民”之外,找不到其它颂扬赞美之词。称死为作古,称死人为古人。例如鸡爪罅的名字,鸡爪绰三个字按字面理解,是罅的形状像鸡爪,如果写成鸡爪锐,就会被理解成为锐利的鸡爪了!《精武》2006年7月总第209期,刊登过我的《两对鸡爪錞的来龙去脉》一文,那里做了解释,不再赘述。
早就想将前辈名人梁振蒲、郭固民的名字提出来纠正一下,因杂事太多。没有工夫,没能如愿。前不久有一日本青年朋友野川秀夫君来访。他在北大留过学,学过汉语,喜欢武术,学过几年梁式八卦掌。他很有礼貌,又很谦虚,说他是以八卦掌大家庭中的一个小卒的身份来请教的。有关八卦掌的人和事,有许多他还不知道的,有的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提起北京各处,他都知道,各个公园全去过,还去参拜过董海川陵墓,是个“老北京”!我们谈了许多话题,涉及诸多方面。兹将其整理出来,想借贵刊,向国内外名家高手请教。虽然我是八卦掌大家庭中的一个老兵,滥竽程门多年,同样对八卦掌的诸多事物也是一知半解,借此机会,填补一下过去该做未做的“空白”,达到为八卦掌先师古人正名正字的目的!

梁振蒲 梁氏八卦掌 董海川 郭古民
赞赏 赞(0) 收藏(0)
在索马里,我冤枉了人后...
上一篇
索马里兰风光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站内搜索
近期文章
  •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 云南自驾之旅
近期评论
目前暂无评论
—— 杜风彦6月前云南自驾之旅
很棒呢,希望也能走一趟。
—— 曲径通幽2年前烧山寺后神山町,宿营瓜果仓库中-四国遍路第三天(下)
对的,就是杨怀玉,您眼神真好。
—— 杜风彦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最后一张图不是杨怀玉吗
—— 东风2年前旅行路上,内急了怎么办?
Howdy! This is my 1st comment here so I just wanted to give a quick shout out and tell you I genuinely enjoy reading your articles. Can you suggest any other blogs/websites/forums that cover the same subjects? Thank you so much!
—— Tasha2年前“Champion of Kibera“贫民窟拳王的最后一战
最新文章
google chrome -the site can't be reached- ERR_ADDRESS_UNREACHABL 解决方案
chrome 浏览器 关于和设置页显示 乱码的解决方案
宝塔面板SSL无法生效及网站服务器拦截解决
在肯尼亚,你不能缺少这16种体验
谈“得气”与“针感”
3月 29, 2020
524 0 1
如果去索马里兰,一定要去这个地方!
9月 23, 2015
4,036 0 0
习武书之一:《逝去的武林》
6月 22, 2015
1,595 0 0
你绝对不知道的那些奇葩的非洲部落传统!
1月 30, 2015
580 0 0
  • 0
  • 0
关于老杜

杜风彦,摄影、武术、旅行、户外爱好者。曾历时2年2个月时间骑行亚非22国,总里程约3.5万公里。中国当代徐霞客,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中国探险协会顾问,八卦掌高级教练员,图库签约摄影师,杂志约稿作者,澎湃新闻特约记者,目前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项目。 Email:dufengyan@gmail.com

友情链接
王媛老师 环球骑行 部分摄影作品 齐林-自由摄影师
来这瞅瞅
媒体报道 摄影交流 音乐旅途 旅行故事 旅行装备 旅途随笔 语言学习 文化交流 看非洲
Copyright © 2014-2023 风彦疯语-杜风彦. Designed by nicetheme. 讲述不同人生的相同故事 暂无备案号
  • 首页
  • 技术交流
    • 网络技术
    • 微博微信
  • 经验分享
    • 文化交流
    • 语言学习
    • 音乐旅途
    • 生活杂谈
  • 旅游旅行
    • 单车旅行
    • 旅行故事
    • 旅途随笔
  • 摄影交流
    • 摄影练习
  • 专题汇总
    • 纪录短片创作
    • 环球骑行
    • 四国遍路
    • 看非洲
  • 媒体报道
    • 杜风彦简介
  • 杂谈
  • 投稿
# 杜风彦 # # 单车亚非 # # 非洲 # # 纪录片 # # 杜齐眼 #
杜风彦
老杜,专注于世界纪实影像。
375
文章
12
评论
11
喜欢